人物
时段
朝代

禮類
四書類
詩類
春秋類
易類
小學類
地理類
故事類
政書類
目錄類
別史類
傳記類
職官類
正史類
史鈔類
類書類
藝術類
儒家類
農家類
雜家類
總集類
別集類
 处不可以其新学而黜之也兼山中庸说一卷郭忠
 孝撰中庸集解二卷会稽石塾集凡十家之说晦庵
 为之序大学中庸章句或问各三卷晦庵撰复取
 子重
所集解删其繁乱名以辑略曲礼学记口义各
 二卷戴溪撰中庸说项安世撰礼象十五卷陆佃撰 (第 73b 页)
  格庵赵氏四书纂疏共二十六卷前有清源洪天锡序
而陵阳牟子才又分序之其书一以朱子为归不杂异
论于大学中庸先之以章句次以或问閒以所闻附其
后又以语录暨诸儒𤼵明大义者注其下于论语孟子
则一本集注而采或问集义详说语录所载分注焉昔
朱子之为章句也大学则宗程子会众说而折其中中
庸则以己意分之复取 石子重
集解删其繁名以辑略 …… (第 3a 页)
此者耳惟吕氏游氏杨
氏侯氏则有成书然或过于高或邻于浅或语多差失
或意转支离或背其师说或入于释氏具见于 石君子

所编新安朱文公有忧之乃沈潜反复考其异会其
同参考究极以审订之著为章句一篇既又删石氏编
次繁乱之语名曰 (第 153a 页)
  中门中于门也谓当枨闑之间君出入处也(或问中门之说
曰疏门中有闑两旁有枨中门谓枨闑之中然则门之左右扉各有中所谓阖门左扉立于其中是也○

语录曰枨如今衮头相似闑当中碍门者今城门有之古人常掩左扉人君多出在门外见人当闑枨之
间为君位○胡氏曰中门右扉之中也君出入则由右扉枨闑之中故亦谓之中也)
阈门限也
礼士大夫出入君门由闑右不践阈(语录曰只是自外入右边门中
乃君出入之所闑如一木柱门如今人多用
石墩
当两门中臣傍闑右边出入此右字自内出而言)
氏曰立中门则当尊行履阈则不恪(辅氏曰当尊不恪皆非敬之事 (第 35a 页)
   丰水
禹贡云漆沮既从澧水攸同又云导渭自鸟鼠同穴东
会于澧入于河○郡县志云丰水出京兆府鄠县东南
终南山自发源北流经县东二十八里北流入渭○黄
图云出鄠南山丰谷○水经注云渭水东与丰水会同
阴山无他高山异峦惟原阜 石墩
○文子曰老子云丰
水之深十仞而不受尘垢金铁在中形见于外○一统
志出终南山合太平高观谷水东至咸阳县入渭 (第 20b 页)
固余平生之志而力有所未暇子能成之子之志伟矣
石子重
会诸老先生之言为中庸集解朱文公为发
明其书且删其重复去其讹误以为辑略恨子生晚不
及见文公正虽幸及见之 (第 5a 页)
 (不蒙素餐之讥故象以不素饱释之以见二之从容/有待非甘豢养而妄进者也又按汉书武帝纪引此)
 (文磐作般注云水中堆也/易纂言云磐水旁 石墩)
九三鸿渐于陆夫征不复妇孕不育凶利禦寇象曰夫
征不复离群丑也妇孕不育失其道也利用禦寇顺相 (第 24b 页)
  或问笃信好学守死善道何也曰此言人当笃于信道
而又好学以明乎善然后能守死以善其道也善道犹
工欲善其事之善守死善道言宁死而不为不善以害
其道也其曰守死者笃信之效善道者好学之功何也
曰虽曰笃信而未能至死不变则其信亦不笃矣虽曰
好学而不能推以善道则其学亦无用矣○笃信是信
得牢固不走作耳(答陈安卿)○守死是以死自守(答 石子重)
○凡 (第 7a 页)
  或问九夷之说曰邢以为九夷盖玄菟乐浪高丽之属
而胡氏亦曰君子指箕子也箕子居于辽东九夷之地
其教条风俗至汉犹存夫子之时又当纯固此说盖出
于班固然恐非圣人之本意也若洪氏则又以为书有
淮夷徐戎盖徐州莒鲁之间有东夷杂居中国者亦未
详孰是也○后世只管说当时人君不能用圣人不知
亦用不得每国有世臣把住了如鲁三桓齐田氏晋六
卿比比皆然如何容外人插手(雉)○或言九夷尚可化

何故不化中国曰当时中国未尝不被圣人之化但时
君不用不得行其道耳(答 石子重)
  十四章(吾自卫反鲁)

  或问十四章之说曰洪氏言之矣洪氏曰季札观乐以
小雅为周衰以大雅为文 (第 11a 页)
  或问中门之说曰疏门中有闑两旁有枨中门谓枨闑
之中然则门之左右扉各有中所谓阖门左扉立于其
中是也屏气不息谢氏谓心肃则气自屏于此可以体

敬之理得之摄齐之说胡氏推之亦善(缺名)○或问升堂
摄齐则手无所执与曰古者君臣所执五玉三帛二生
一死皆以为贽而已笏则古人用以指画记事而已不
执之以为仪也宇文周复古乃不修贽而执笏于是摄
齐鞠躬之礼废升堂而蹴齐者多矣曰趋进翼如何以
知进之必为衍文也曰降而尽阶则为趋而退矣不得
复有进字也○中门谓右扉之中枨如今衮头闑一木
拄门当两门中今多用 石墩
闑右自内出而言(贺孙)○问 (第 3a 页)
便不周匝(淳)○道散在万事那个不
是若事上有毫发蹉过则理上便有间断欠阙故君
子直是不放过只在慎独(荅 石子重)
○某向费无限心思
而终不晓此章见程门诸人之说与子夏之说相反常
以为疑子夏正说有本末诸人却说末即是本后 (第 9b 页)
 质若斧之锥头又云用刑之椹子此即刑人之斧
 质也又云古者门之当中用一壁尺壁尺者意若
 今当中拒门长𣟴之类而朱子谓后世只用 石墩
 然制与名虽不同而皆谓之为闑且古今闑之制 (第 53a 页)
受众多之言遂改途/而妄迎故以此戒之)
六二(六居第二画/为渐之巽)鸿渐于磐(象也磐石之安平者盖水/旁 石墩
也汉书引易作般)
(注云水中堆也鸿离水涯进而止于水旁之墩坎为石/互坎之下画故为磐程子曰自干之磐又渐进 (第 56b 页)
 此成之者性也大凡已成形后即渐衰息以至于尽
 所以属阴(同上/)
问一阴一阳之谓道阴阳气也所以阴阳道也道也者
 阴阳之理也此说得之(荅 石子重/
)
一阴一阳之谓道阴阳是气不是道所以为阴阳者乃
 道也若只言阴阳之谓道则阴阳是道今曰一阴一 (第 31a 页)
为说者不传(朱子曰明道不及为书伊川虽言中庸已成书自以不满
其意而火之矣)
而凡石氏之所辑(音集)(即 石子重
集解)仅出于其门人 (第 63b 页)
  此节言二程石氏之得失不同上文孟氏犹承一统
字至此程子则改统为绪少逊以承之也所考所据
皆指中庸一书言其语其心指子思言所以为说若
指二程之书言石氏辑录即 石子重
集解门人指石
氏之门人 (第 98b 页)
  关隘(三/)
大同府
 大同县
大同县长城东起镇川堡西止拒墙堡
明镇边堡制镇边一墩长城上有台东接阳和靖鲁堡
 新界 石墩
镇边堡界首又西为三墩北对关子沟又 …… (第 1a 页)
 阳高县

阳高县长城东起镇门堡西止守口堡新界 石墩
明阳和卫制不忏沟墩东接天城骆驼岩墩阳和城界
 首又西为雕窝崖又西为鹁鸽东西墩北寺儿沟又
 西为扒儿口 …… (第 45a 页)
 北直碾儿沟又西为水泉儿长城址南有土沟一北
 有望海墩又西为定远墩北通将军口又西为沙沟
 垣内有土沟又西为旧新界 石墩
北直大尖山长城
 址南有土沟二靖鲁堡界止为垣二十七里 今𨽻
 守口堡汛
镇门堡东北二十里大同府东北 (第 46b 页)
 史母忧归先是仇鸾镇甘肃博常发其贪罔三十事
 及鸾拜大将军数毁之不听服阕召拜兵部右侍郎
 转左经略蓟州保定潮河川水湍悍不可城博缘水
 势建 石墩
置戍守还督九门寻迁总督蓟辽保定军
 务三十三年秋巴图尔及达喇逊十馀万骑入蓟镇
 攻墙上数遣骑货博博擐 (第 13a 页)
  取焉

中庸集解二卷
  陈氏曰会稽 石墩子重
集录周敦颐程颢程颐张
  载吕大临谢良佐游酢杨时侯仲良凡十家之说
  晦庵为之序
大学章句或问中庸章 …… (第 18b 页)
  是难说缘前辈诸公说得多了其间尽有差舛处
  又不欲尽剥难他底所以难下手不比大学都未
  有人说
中庸辑略二卷
  陈氏曰晦庵既为章句复取 石子重
所集解删其
  繁乱名以辑略其取舍之意则或问详之
曲礼口义二卷 学记口义二卷
  陈氏曰戴溪撰 (第 20a 页)
  朝阳为吴之右□白铺江练青点海门
 元史地里记海宁东南皆滨巨海
 旧浙江通志邑据三吴上游边临大海文堂峡石之
  对峙黄湾 石墩
之联绵
 海宁县志东俯沧溟西极沃壤南为藩郡之股肱北
  作崇桐之屏蔽
   富阳县
 叶广居城隍庙记 (第 7b 页)
  建后废明嘉靖间知府洪珠复建
  万卷堂(在县南/八里) 新昌县志宋石待旦建堂贮书
  为石溪义塾
  克斋 旧浙江通志 宋石子重
藏修所
  师友渊源堂(在平/台村) 新昌县志宋义士陈雷建
  西塾东塾(在桂/山) 旧浙江通志桂山 (第 35a 页)